徐州求職攻略:優(yōu)秀的簡歷都有共同的特色
在徐州求職,沒有一份拿得出手的簡歷怎么能行?問題來了:如何寫出一份優(yōu)秀的簡歷?
法則一:成功的簡歷從“起名”開始
簡歷的命名非常重要,那種名字亂七八糟的簡歷,HR根本不會打開。
一份簡歷發(fā)過來了,連姓名和申請崗位都不寫,難道要HR自行腦補嗎?
如果HR在招聘信息里注明了投遞格式的話,那么請務必按照既定的格式來撰寫。因為HR在設置郵件篩選時一般會有關鍵詞,如果你的郵件命名不符合規(guī)定,那么你的簡歷根本到不了HR手里。
法則二:寧可樸素,不可花哨
有的人認為千篇一律的簡歷模板體現(xiàn)不了自己的特色,于是開始自己設計模板,什么代碼簡歷、圖片簡歷、視頻簡歷都來了……
但問題是HR篩選簡歷最重要的是“快速匹配”,先不說你這個花里胡哨的簡歷能不能打開,光是找你的實習經歷就用了10秒了,有這功夫,HR完全可以多看幾份簡歷了。所以,對于HR來說更喜歡板式常規(guī)的簡歷,而不是一個花花綠綠的設計簡歷。
法則三:簡歷和崗位越匹配越好
海投簡歷的成功率很低,除非你什么都不挑,你發(fā)給用人單位的簡歷一定要根據自己想投遞的崗位來寫。
要知道,簡歷并不是一個“通行證”而是一張“成績單”,有簡歷,只代表你能進入這家公司的篩選池,而對于企業(yè)來講,要不要從篩選池里把你撈上來,取決于你的“成績單”,也就是簡歷的內容。比如說,人家想了解你的英語成績,結果你給了HR你的體育成績,那么一樣無法通過篩選。
簡歷也是這樣,HR不僅要你過往的工作成績,更需要對口的,能夠匹配崗位需求的成績。
所以,請徐州求職者們務必準備多份針對不同崗位的簡歷。
法則四:工作經歷描述的重要性
不會描述經歷的問題可能出在:不知道投的這個崗位是干嘛的,所以不知道怎么匹配自己的經歷,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。
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描述方式帶來的不同的感覺:
同樣是負責文案撰寫:
求職者A:撰寫課程軟文,加強平臺選擇優(yōu)勢,維護現(xiàn)有分析并吸引持續(xù)轉發(fā)引流,增加品牌曝光度,能夠漲粉;
求職者B:半年內撰寫了20篇軟文,投放在10個公眾號,閱讀量均超10萬,帶來20萬流量,轉化率達10%。
同樣是負責社群運營:
求職者A:運營已有粉絲,創(chuàng)立相關社群,為課程的再次傳播打基礎;
求職者B:同時管理10個微信群,每個群500人,持續(xù)保持熱度,活躍用戶超過10%。
聽到A、B兩個人的經歷描述,你會認為誰的能力更強一些?大部分人可能會認為B更厲害一些。但實際上,兩個人的能力不相上下,僅僅是話術不同給大家?guī)淼母惺懿町悺?/p>
因此,大家在描述工作經歷時要注意露出數(shù)字,減少描述性詞匯,用動詞和結果性的語言來表達。
12字描寫法則:動詞開頭,結果導向,數(shù)據證明。
【徐州求職熱門問題】
1、獲獎證書太多寫不下了怎么辦?
優(yōu)先放含金量高的獎項,比較籠統(tǒng)的獎項寫一個就夠了。如果什么大獎小獎都寫上去,只會給人一種“我沒啥拿得出手的東西所以寫這個來湊數(shù)充門面”的感覺。
2、我的實習經歷寫不出數(shù)據怎么辦?
在沒有數(shù)據做支撐的情況下,盡量將經歷的描述貼近JD,根據崗位要求匹配經歷,提取關鍵詞如:溝通能力,領導能力,然后放到自己的簡歷中去。
3、如果求職方向不止一個,該怎么寫?
盡量只寫一個,不然會給HR一種 “你什么都想做,什么都不了解”的感覺。
4、如果在實習中做的都是小事情怎么辦?
大部分人在實習期都不會接觸太核心的工作內容,一般都是助理打雜居多,所以你可以從“效率”入手,比如“整理文書500份,無一出錯,為部門提高20%的工作效率”。
以上就是給徐州求職者們的一些簡歷建議,期待你的成功哦~